上海市物價局發布公告稱,將于9月中旬舉行聽證會,對上海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提出的“建立本市燃氣價格形成機制和調價方案”進行聽證。具體的方案暫時沒有公布。
上海燃氣集團表示,上海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能源均需從外部輸入不少專家建議,必須考慮借助價格杠桿,實行季節性差價、梯度式價格、分類價格等多種價格手段,促進節約燃氣。
專家還表示,目前在上海燃氣供需矛盾突出的情況下,燃氣價格偏低,與其他可替代能源比價關系不平衡,不僅導致了用戶對燃氣,尤其是天然氣的過度需求,加劇了上海業已緊張的燃氣供求形勢,也不利于節約。
目前,上海市天然氣非居民用戶已實行分類價格和季節性差異化價格。去年10月,上海市物價局對非居民用戶進行了分類用戶銷售價格調整,分為城市工營事團、摻混改質、發電三類。同時進行天然氣季節差異性價格調整,其中高峰季節(12月份~次年3月份)在基準價格的基礎上提高0.20元/立方米,平谷季節(4月份~11月份)在基準價格的基礎上降低0.10元/立方米。但目前上海天然氣居民用戶和人工煤氣用戶尚未執行類似的計價方式。
最近,受高溫天氣下城市用電負荷激增的間接影響,上海近日的天然氣供應一改往年冬季緊張、夏季寬裕的局面,出現了歷年來的第一次夏季供氣高峰。
上海市現有人工煤氣、天然氣和液化氣等各類用戶約684萬多戶。2006年上海市天然氣需求量為29億立方米,而合同可供量僅為22億立方米,缺口近7億立方米,短期內天然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發布人:admin]
免責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因能力有限或疏忽,如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